在苏州古城区股票配资网门户,有许多粉墙黛瓦的小巷,这些地方仿佛仍旧沉浸在昔日的宁静与悠长的雨巷里。然而,只有本地人清楚,这些巷子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吴风苏韵,生活气息早已不复存在。尽管经过了多次拆建与修补,原本的建筑风貌也早已改变。更不用说,这些巷子里的居民,大多数是中老年人,年轻人早已搬走,城市的气息已悄然变化。
在八九十年代的苏州,巷子里还保留着老苏州的风情。那时候,住宅商品房刚刚开始流行,每平方米价格大约八百元左右。尽管价格低廉,但由于大多数房子只有六十平方米左右,客厅甚至不到十平方米,家庭聚会时,全家人像被关在小鸟笼里,虽然没有老房子那种悠闲舒适的氛围,但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。
那个年代,苏州的冬天特别寂静,尤其是下雪时,雪花飘落在宁静的小巷里,仿佛进入了无人之境。而夏天的苏州则完全不同,巷口和河边乘凉的人群,常常把街上的汽车声音淹没,热闹非凡。
今天,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建光他娘的故事。
展开剩余76%---
建光家住在那条小巷的八号里。八号原本是一个大户人家,巷子里有条黑暗的陪弄,向深处延伸。这里的房子被分割成二十到三十平方米不等的小单元,每家住一个家庭。建光一家五口人——两个大人和三个孩子——住在二楼的一间厢房里。房子被简单分隔,大人住里间,孩子们住在外面,厨房和饭厅则靠近楼梯口,三家人共同使用。
建光他娘在年轻时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,苏州人对“好看”的定义和外地不同。她的身材不算丰腴,而是那种窈窕的典雅,犹如苏州评弹中的音韵,婉转动人。她之所以出名,并非仅因为美丽,而是因为她离婚了。那时候,离婚的女人不多,而建光他娘的故事更引人关注。
有一天,建光他娘心情低落,向自己的闺蜜——阿德他娘诉苦,说自己和建光他爹因为性格不合,已经决定离婚。她坦言,建光他爹脾气不好,且在得知她和车间的机修工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后,曾对她大发雷霆,甚至动手……
阿德他娘并不是个爱搬弄是非的人,但那时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非常单一,身边的这些秘密一旦藏不住,往往会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。她不小心把这件事告诉了别人,结果午后谈话的内容到了晚餐时间就已经在八号里传开了,到了晚上十点,整个小巷几乎每家每户都知道了这个消息。建光他娘一夜之间成了“那个女人”的代名词,既带有一些道德上的指责,又有一丝隐晦的善意。
建光他娘的生活变得更加引人注目,尤其是她与不同男人的交往,成了巷里人津津乐道的焦点。某天,她的老师来家访,正好被人看到送老师到大门口。没过多久,关于她和一个年长男士关系的传闻又传遍了整个巷子。夏天的傍晚,巷口聚集了一群人,他们一边吹牛讲故事,一边关注她的动向。
有一次,建光他娘准备带着新男友回家,想避开正热闹的巷口,却不小心被那些常在巷口乘凉的人发现了。她原本打算从另一头进入,结果还是被偷偷跟踪,大家纷纷猜测她是不是和男友一起过夜。其实,她只不过是去看望外婆了。
建光他娘终于找到了一位让她满意的男人,两人准备结婚。可惜,男方的母亲听说了她的过去,觉得她的“作风”有问题,这段婚姻也因此无疾而终。
---
有一天,八号发生了大事。突然间,警察来到,众人纷纷涌向现场。原来,建光他娘的邻居,徐科长,因为涉嫌强奸被抓了。徐科长是个文人,平日里穿着衬衫,颇有些清高的样子,怎么也让人难以相信他会与建光他娘扯上关系。经过调查,大家得知,徐科长和建光他娘发生了不正当关系,最终被逮捕入狱。
徐科长的事件让整个小巷都震动了,特别是阿德他娘,她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事情的真相,并开始讲述这段发生在邻里之间的丑闻。建光他娘带着孩子搬走了,去向不明。她过上了平静的生活,也许她再也没有回到那个曾经让她风光一时的“那个女人”的身份。
如果建光他娘还活着,她如今可能已是年老的老人。回望人世间,最引人注目的,还是男女之间的种种纠葛,然而其中的许多事,往往只是捕风捉影。或许,这是人性使然,老老实实过日子,反而会显得无趣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